植株较高,塔型,全生养期发展势较强。茎杆滑腻,叶片较大年夜,果节多,铃较大年夜,卵圆型,衣分较高。区域试验中株高122.3厘米,果枝数17.5个,单株成铃数22.0个;单铃重5.4克,大年夜样衣分42.88%,衣指8.0克,籽指10.4克;生养期131天;霜前花率79.14%;抗病性剖断为感枯萎病。纤维品德经农业部棉花品德监督查验测试中间测定,2.5%跨长27.4毫米,比强度30.2CN/tex,马克隆值5.3。
(1)合时播种,合理稀植。3月尾至4月初播种,营养钵育苗。4月尾至5月初移栽,亩植1800~2200株;(2)科学施肥。合理施用氮肥,掌握前期轻、中期稳、后期重的原则,沙质土壤要增施磷钾肥;(3)合理化调。主茎叶8~9片、14~16片和打顶前后依次用缩节胺(或助壮素)1.0克(或4毫升)、2.0克(或8毫升)和2.5~3.0克(或10~12毫升)兑水喷雾,和谐发展,调节株型。(4)加强田间治理,留意防治病虫害。
2001~2002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,两年区域试验匀称亩产皮棉102.13公斤,比对比鄂抗棉9号增产13.96%。此中:2001年皮棉亩产108.41公斤,比鄂抗棉9号增产15.33%;2002年皮棉亩产95.85公斤,比鄂抗棉9号增产10.99%,两年均增产极显明。临盆试验:2002年在黄冈等地试验、试种,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。
合适湖北省棉花枯萎病无病区莳植。